财经新闻
40年前的今天,古老的中华民族开启追赶现代化以及实现国家复兴的新征程。历经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事业,中国人创造奇迹,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,让改革开放的中国步步走近光辉的山巅。
40年前的改革开放事业人心所向,大势所趋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回顾当时的情况,“十年内乱后的中国,经济濒于崩溃,人民温饱都成问题”,邓小平当年一针见血地指出,“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,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”。现在看来,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,是制胜之道。
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起始于思想解放,没有思想解放就无法冲破思想的禁区,打破发展的僵局。“真理标准大讨论”打破了“两个凡是”的教条禁锢,引导中国人民从“以阶级斗争为纲”到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,从此摆脱一个又一个困惑和阻碍,激发了中国社会奔腾不息的活力,让中国一路凯歌、勇猛精进。解放思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过程,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伴随着一轮新的思想解放。
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、相得益彰。改革为开放提供了条件与基础,开放为改革提供了外部推动力,并且提供了现代化的坐标。经济特区制度将改革与开放紧密结合,承担了中国改革先行者与试验区的角色,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渐进式改革成功模式。改革开放是中国智慧的结果,是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,中国始终迈开大步走向世界、敞开怀抱拥抱世界。
改革开放是为了人民,依靠人民。邓小平同志曾说,“不坚持社会主义,不改革开放,不发展经济,不改善人民生活,只能是死路一条。”改革开放就是让人民摆脱贫困,过上好日子,实现全面小康。改革开放是一条创造之路,依靠人民的智慧与力量。改革之风起于农村,从小岗村的包产到户,到乡镇企业崛起,从经受国企改革下岗潮,到农民工撑起“中国制造”,人民是改革的英雄,在大时代变革浪潮中凝聚起推动历史前进的磅礴力量。
40年后的今天,在收获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之后,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已经踏上新的征程。如果说40年前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第二次革命,最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,现在,进入新时代后的中国正在推动第三次革命,追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梦。
在过去的几年,中国已经确立了“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,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”的改革总目标,并逐步设定了各个改革分目标,构建改革的四梁八柱。人民依然是改革的依归,人民的诉求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,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改革没有完成时,只有进行时。
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,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,容易的、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,好吃的肉都吃掉了,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。但是“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,敢于担当,敢于啃硬骨头,敢于涉险滩。”
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广东考察时强调:“总结好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,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,而且能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。”
解放思想不是一劳永逸的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因循守旧、不思进取是没有出路的。”不进行思想的大解放,就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。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,所面临的深层次思想矛盾和观念障碍就越大。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:“思想不解放,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,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,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。”
没有思想更进一步的解放,也不会有制度的创新,必须大胆地闯和试,才能超越原有的体制,冲破束缚发展的桎梏。因此,必须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,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,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,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。
人民群众是解放思想的力量源泉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:“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,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,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,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。”
改革开放40年最该致敬的是人,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。新时代改革开放大业正等待坚定者、奋进者、搏击者一起创造新的奇迹,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,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。
(信息来源:21经济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