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经新闻
6月14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经济数据。
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8.6%,相较4月有所回升。但5月工业、服务业、投资等指标增速继续放缓,反映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。
不过,就业形势依旧稳定,5月调查失业率与上月持平。此外,消费升级、结构优化仍在继续,高技术制造业的生产和投资,均保持较高增长。
综合来看,即便二季度经济有所下行,仍会处在6%-6.5%的合理区间。前5个月,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.3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%,且服务业占比规模更大,gdp能维持6%以上的中高速增长,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。
近期,扩内需、稳就业等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有所加大,包括部分城市放宽限购促进汽车消费、放宽地方专项债券的合理融资促投资、推进“双创”升级版等。市场普遍认为,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,逆周期政策会继续发力。
消费回升
一季度gdp呈企稳态势,尤其3月经济数据上行明显,但4月份数据出现明显回落,5月份的工业、服务业、投资的增速仍在继续回落。
不过,5月消费的增速,相较4月份的低水平有所回升。5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.3万亿元,同比名义增长8.6%,比上月加快1.4个百分点。1-5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.1万亿元,同比增长8.1%,比1-4月加快0.1个百分点。
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5月社零总额增速有所加快,五一假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扣除掉这方面的影响,5月份社零总额增速也是平稳的。
推动5月社零总额增速回升有以下几方面因素:日用品、基本生活类消费商品增长10%以上,保持较快增长;消费升级类商品,比如化妆品、通信器材等增速在加快;前5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长21.7%,快于整体社零增长;汽车类销售5月由负转正,5月增长2.1%。
今年五一放假四天,且假期均在5月内,而去年五一三天假期有两天在4月末——这种年度间节假日的错位,对4月、5月份消费数据造成一定扰动。
付凌晖直言:假日消费的潜力非常大!今年五一假期,全国接待总人数达到了近2亿人次,旅游收入增长10%以上。
“5月消费8.6%的增速,是正常回归。在4月消费跌到7.2%之前,消费增速一直在8%以上。汽车消费连续11个月负增长,5月出现小幅回升,也有明显改善。消费增速出现回升,反映消费潜力比较大,能保持平稳增长。这也跟促消费的政策有关,积极政策效力不断释放,通过降低进口关税、放宽汽车限购、加大对部分消费领域的改革等,都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平稳增长”,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。
市场也有不同的分析判断。恒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志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跟4月消费回落是一个道理,因为假期错位因素,5月消费有所回升。汽车消费由负转正,可能跟国五国六标准调整有关,国五标准的汽车可能加大了促销力度,由于7月份国六标准将正式实施,这部分短期因素未来会消失。随着经济增速的趋缓,居民收入增速会随之趋缓,加上居民部门杠杆率较高,这些都会对消费增速造成影响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,扣除价格因素,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6.4%,比4月份的5.1%要高,比一季度的6.9%略低。
逆周期政策力度有望加大
5月消费趋稳,但投资仍在下行,反映国内总需求在走弱。
1-5月份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21.8万亿元,同比增长5.6%,增速比1-4月份回落0.5个百分点。其中,民间投资、基建投资、房地产投资均有所回落,制造业投资则小幅回升。1-5月份,制造业投资增长2.7%,增速提高0.2个百分点。
“制造业投资增速比上月略有加快,但还是处在比较低的位置。内外需偏弱,外需不确定性较大,市场前景不明朗,这会影响制造业投资。年初财政支出力度较大,地方债提前发行等政策因素的边际效用在递减,地方债务防风险的趋势没有改变,这些会影响到基建资金来源,使得基建投资略有回落。不过,随着地方专项债政策的放宽,后续会对基建投资有一定支撑作用。”刘学智指出。
罗志恒指出,企业利润增速在下行,5月出口新订单也在下行,企业增加资本开支动力比较弱,造成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在较低水平。制造业投资主要是民间资本,民间资本是逐利的,如果需求没有改善,投资很难明显回升。
“后续如果落实减税降费政策,货币政策从宽货币向宽信用疏导,让企业资金链相对充裕,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下行压力。”罗志恒表示。
付凌晖指出,总的来看,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,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。当前,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,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,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还需巩固。下阶段,要狠抓稳就业、稳金融、稳外贸、稳外资、稳投资、稳预期政策落实。
刘学智表示,5月整体来看,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,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会放缓。未来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,财政政策要全面落实好减税降费措施,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。视未来经济表现,可以加大地方专项债券发行规模。货币政策方面,可继续定向降准,加大对实体经济、民营企业、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。
促消费、稳投资的政策在不断推出。今年以来,个税减税政策的全面实施,提高了居民可支配收入。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.8%,比去年全年加快了0.3个百分点。
6月6日,三部委出台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方案,对汽车消费进行了重点呵护,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,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购。广州、深圳在6月初已经放宽了限购政策,增加了年内小汽车指标。
对于有很大增长空间的服务消费,国家政策倾斜力度在加大。5月底以来,聚焦市场短缺的养老、托幼、家政、医疗等服务,都给予了税收优惠政策,加以大力支持。
6月10日,中办国办联合对外发布《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》,允许部分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,并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支持项目配套融资,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,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,鼓励依法依规市场化融资,增加有效投资。
“从下阶段来看,中国经济发展还有很重要的前景,有非常好的支撑”,付凌晖指出,中国市场空间很大,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15%,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仍然每年保持6%-7%的中高速增长,说明我们市场空间是巨大的,且增长更多依靠内需。
罗志恒表示,二季度经济面临下行压力,但仍然会维持在6%-6.5%的合理区间。我国经济潜在增速在下行,但6%左右的潜在增速,在全球来看仍然是很高的增速。我国14亿人口的大市场,全球规模最大的中产阶级,消费潜力很大,像教育、医疗等服务业若放开些,加大供给能力,不愁市场需求。
(信息来源:21经济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