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经新闻
新数据显示,上周(6月10日至16日)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.6%。其中,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比前一周下降4%,呈加速回落趋势,但水果以及不同肉类批发价格依然不同程度上涨。
今年以来,中国农产品供给以及价格遭受多重因素冲击,猪肉以及某些水果、蔬菜价格上涨较多,一些产品供给压力也在增大,这也加重了“稳农业”的任务。在本月初,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、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曾系统性的阐述“中国有能力有信心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”。
中国农产品供给在短时间内面临冲击,需要反思。首先,贸易战造成了一些国际市场的供给缺口。虽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了影响,但也提醒中国必须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,以免过度依赖单一供给来源,也需要引导国内多元化满足饲料消费需求。
其次,生物灾害频发。先是去年开始蔓延全国的非洲猪瘟严重影响了中国猪肉供给,出现供应短缺,再加上贸易战影响了猪肉进口,引发了“猪通胀”的忧虑。紧接着,今年1月,草地贪夜蛾从缅甸迁飞至我国云南,并迅速蔓延到贵州、广西等18个省份。目前最北已出现在陕西汉中、河南、江苏北部地区。这种害虫能够危害八十多种农作物,可致玉米苗期受害减产20%至50%。经过基因检测,这种源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地理种群基因带有杂合性,随时可能发生遗传分离,侵害包括水稻在内的更多农作物。生物入侵提醒我们要做好防范,抓紧用技术手段攻克,以免造成农产品供给进一步短缺。
其三,由于全球气候变暖,带来更多极端天气,影响了农产品供给。今年中国一些地区出现洪涝、干旱以及极寒等灾害天气,对农作物生产构成影响。苹果、梨主产区去年春季遭受倒春寒天气,减产幅度较大,今年春季南方荔枝等部分热带水果减产,带动了水果价格上涨。
全球气候变暖制造的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,全球农业生产都遭受威胁。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而言,农产品需求的弹性很小,中国农业也更容易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,因此,中国必须做好准备。去年英国物理学会期刊发表的一份研究指出,到2050年时,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世界粮食产量减少18%。如果通过投资灌溉等基础设施,并将粮食产量运输到不同地区,可能降低粮食产量减少所带来的损失。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到了维修周期,农业现代化水平尚不能满足需求,应该增加投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。
上月中旬,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》以及《2019全球粮食政策报告》,评估了农业政策调整和外界冲击对农业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,并预计2019年中国粮食生产将保持稳定,农产品价格总体平稳,部分品种市场波动风险较大。
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向日本学习。日本早在2000年就制定了“发生不测时确保粮食供给的方法、事先设计好处置的程序”,成立“粮食安全保障指南”委员会,定期分析、评价粮食供给风险。经过多年的不断修订和完善最终形成了《紧急事态粮食安全保障指针》,设想日本发生国内粮食歉收、海外进口大幅减少等意外情况,研究粮食储备、以国产品替代进口品、紧急增产等应对措施。与此同时,地方政府、农民、民间企业家、消费者等也假设出现粮食供需紧张的情况,就各自如何应对的议题举办研讨会等,验证处理程序的实效性。
另外,据统计有五成以上日本粮食消费来自海外土地生产。日本企业一方面在海外租赁土地生产,另一方面通过大型贸易公司在海外建立稳定的农产品供应基地。日本政府通过金融、税收、保险等制度,支持日本企业进入海外农业领域。形成了官民一体的海外农业投资模式,尽可能多地掌控农业资源,建立海外粮食供应链,进入国外农业产业链各环节,包括建设自有粮库,粮食出口必经道路、港湾等基础设施。
中国应该加快推进土地改革,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,实现农业的现代化,提高农业生产效率。另一方面,应该制定农产品安全供给体系,通过央企等在海外布局农产品生产并完善供应链,尤其是加强与属地政府的长期合作,稳定供给,为满足14亿人口国内市场消费升级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提供有力支持。
(信息来源:21经济网)